企業大部分的稅收壓力都是由于缺少成本導致的, 張小禾 15938756267 人工成本、辦公設備成本、房租水電成本、會議成本、差旅成本、材料成本、廣告成本等等,最后剩下的才是利潤部分。一些利潤高但是難以取得進項的行業,像設計、軟件研發,成本大部分都是員工的工資,而工資不能作為進項抵扣,導致的結果是公司的賬目利潤虛高,所繳納的25%的企業所得稅就會增大,然后就是在由公轉私的是需要繳納20%的分紅稅,本就虛高的利潤再多繳納一部分分紅。老板到手的錢大大縮水,公司的發展緩慢,競爭力不強。 由于金稅三期的上線升級,之前的白條入賬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所有的成本幾乎都要以票據的形式入賬,很多建筑勞務或者人力資源公司,可以用人員工資的方式來抵扣所有成本,但是現在工資跟社保掛鉤,這樣操作的風險性就比較高了。而“金三系統”全面升級以后,各個企業都是通過什么樣的辦法來進行納稅籌劃的呢? 現在西部開發區以及很多民族自治區都在實行總部經濟招商模式,以稅收園區吸引外省的企業在當地納稅,不用實體辦公,享受園區內的核定征收、稅收獎勵扶持等政策,在稅收園區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征收,注冊的有限公司享受稅收獎勵扶持。 稅收扶持 在稅收園區內注冊的分公司、子公司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的50%-70%的獎勵留存。 核定征收 對于在稅收園區入駐的個人獨資企業進行核定征收,按照開票額的10%核定后五級累進制計算個人經營所得稅,加上個人獨資企業依法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綜合稅率在5%左右。 一些因缺少進項導致的企業所得稅壓力大的企業就可以通過個人獨資企業核定,來進行業務分流。以業務剝離重組的方式放到個人獨資企業上面進行納稅。 舉個例子看一下: 某某文化傳媒企業,主要從事文化傳媒行業,其核心服務業務為廣告、舉辦演唱會等業務,每年營收5000萬,人力成本500萬,渠道場地成本2500萬利潤近2000萬,其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需要繳稅500萬?稅負重?怎么辦? 原企業納稅情況: 企業所得稅:2000*25%=500萬元 個人所得稅(分紅):(2000-500)*20%=300萬元 合計稅額:500萬+300萬=800萬元 稅收籌劃后: 如果文化傳媒企業保留利潤500萬,該公司入駐園區成立3家個人獨資企業,利用該個人獨資企業去承接其中500萬的業務,享受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征收2.1%,則需要繳納增值稅14.56*3=43.68萬(2020年期間,小規模納稅人可享受增值稅1%的優惠政策),個人所得稅10.5*3=31.5萬,總體繳納稅款約為75.18萬元,如果和之前同樣業務體量的有限公司相比,節約比例高達80%。 |